陳Sir揚言(第1495期)
  科普的道路是越走越艱難∽齦魴∮蝸繁涓魴“嚴肪湍芩搗說氖貝緹鴕蝗ゲ桓捶怠�
  城中媒體的報道說,2014年廣州從5月17-25日舉行科技活動周。據主辦方之一的市科信局透露,今年的科技周期間將有超過100場、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,預計將有最少10萬市民參與到這場科技盛宴中。不過,也有市民認為科技周雖好,但是上百項活動都擠在一年的一個時間段,有的活動人特別多,報名都報不上,有的活動則無人問津。也有科研所向記者坦言,去年“一周也沒有接到一個市民的預約電話”。科普是提高民眾文明素質的重要途徑,而科技活動周的一周則猶如地球一小時活動的一小時,只是宣傳推廣的手段,不要把自己對科普的全部期望堆積在一個星期裡頭。首先我要大力支持這個科技活動周。大家都去圍觀,受益的當然是自己。
  說起來做科普的過程真的很美好。可以幫到民眾,這是對參與者最大的回報,也沒有意識形態的色彩———至少看起來理應如此———不用擔心“開口及著脷”,純粹地盡情地傳播科學知識,這是多麼快樂的事情!
  科普是面向普通民眾普及科學常識和知識,本質上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,當然你也可以做得很高大上,比如請市民巡游太空。哈哈,當然是模擬的。科普最怕在內容和形式上鑽牛角尖。當然,如果牛角尖鑽好了會有轟動效應,尤其是行政指令下的科普活動本身就是政績。
  如果說科普對象即普通民眾的科技常識,我們小時候那個時代的民眾比現在,“素質”要差好多。記得曾經有小學發動學生回家向家長進行科普,任務很簡單:告別生活陋習。小學生回家告訴父母什麼是細菌等。挺好玩的。相對那時候淳樸的缺少教育背景的科普對象,現在的科普要難得多。尤其是對受過高等教育的民眾進行科普。不要以為他們學歷高就不需要科普了。事實證明,受過高等教育的“科盲”更加難以接受一般常識的科普。其實任何的天才都存在科技常識的盲區,只要這個盲區存在,他們照樣會作出很多盲目的事情。從對目不識丁的民眾的科普到對受過中高等教育的民眾的科普,難度不知高了多少。可以說科普的道路是越走越艱難∽齦魴∮蝸繁涓魴“嚴肪湍芩搗說氖貝緹鴕蝗ゲ桓捶怠�
  比如說,因為用電負荷劇增,小區總是跳閘停電,大家都強烈抗議。因為基站不足手機信號不好,大家也都強烈抗議。但是建變電站建基站,大家也都不約而同地強烈抗議。理由都有一個,輻射。至於一個小區的變電站和基站的輻射量到底有多大?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多大?這些家裡堆著一個個微波爐、電磁爐等家用電器的抗議者是毫不在乎的。誰有本事對抗議者成功科普?應該頒個科普大獎。有心者不難發現,在某些地段會出現一棵綠色的水泥大樹,很多人以為是假綠化,其實是基站天線座。可見這個時代科普之難。
  又比如話題充滿了針對性和衝突的轉基因食品。好像傾向性的意見是:不絕對禁止,但必須標識清晰,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。問題在於,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是怎麼回事,利弊如何,選擇的標準又應該是什麼都不甚了了,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就成了一句推卸責任的空話。
  科普太難,科普有大需求。期待這次廣州科技活動周能作出新創意。□陳揚  (原標題:科普太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g62pgatw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